您当前所在位置: 主页 > 标准工作 > 标准化知识

标准化知识

《甘肃省标准化大数据年度分析报告(2023年)》首次发布 助力甘肃省标准化事业新发展

2024-10-25

近日,甘肃省标准化研究院首次发布《甘肃省标准化大数据年度分析报告(2023年)》。该报告从大数据角度全面分析了我省标准化工作情况,提出了地区、行业标准化贡献指数,为全省各地方、行业主管部门、企事业单位提供了科学、全面、系统的标准化工作分析报告,对推进我省标准化工作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。


报告指出,2023年全省标准化工作水平不断提升,成绩显著。印发的《甘肃省贯彻落实<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>实施意见行动计划》等纲领性和规范性文件为我省标准化工作指明方向,擘画蓝图,提供了制度性支撑。


2023年,全省主导和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144项,创历年新高;主导和参与制修订行业标准63项,较往年数量略有所下降,总体看来,我省实际参与国家标准、行业标准制修订的能力有所增强,但我省主导制定的国行标数量偏少,表明自主研发的科技成果转化为标准的能力不强,标准创新引领全国产业发展能力不足,“甘肃标准”的声音还没有在全国唱响。共发布省级地方标准244项,还没有发布过市级地方标准,省级地方标准中农业农村类标准占比72.54%,生态保护类标准占比13.93%,工业类标准占比7.79%,社会事业类标准占比4.92%,服务业类标准占比0.82%,地方标准体系结构虽有所调整,但结构失衡的问题仍很突出,社会关注、百姓急需的服务业和社会事业等领域的标准供给能力不够,尚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期盼和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。当年新发布团体标准93项,与上年相比,数量翻了四番;在企业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上新公开标准4698项,同比增长64.67%,市场自主制定标准的比重有所提升,新型标准体系不断优化,从企标、团标监督评价检查情况来看,标准合格率上下起伏、波动不定,质量水平不高。


报告还提到,2023年,新增国家级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3项、省级项目12项,我省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已涉及农业农村、乡村治理、新型城镇化、旅游服务、养老服务、政务服务、智能制造、循环经济等多个领域。


报告通过建立科学的综合贡献指数计算模型,对全省14个市州和行业主管部门的标准化工作综合贡献指数进行了统计分析。2023年,各市州标准化工作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态势,兰州、平凉和庆阳贡献指数位居前列,其中,兰州市的贡献指数为60.63,省会城市效应突出。全省共24个行业主管部门实质性开展了标准化工作,农业农村部门、工业和信息化部门、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的标准化贡献率较高,仍有部分行业领域标准化工作没有有效开展。


报告分析了当前我省标准化工作存在的问题和症结,提出了夯实标准化发展基础,创新标准化管理机制,优化标准体系结构,强化标准研制与实施,加大监督检查力度,推进建立评价机制,加快推进人才培养等七条意见建议。


下一步甘肃省标准化研究院将持续强化标准化大数据研究与应用,不断优化完善报告方法和内容,为甘肃省标准化事业提供更优质全面的服务与支持,为全省标准化事业发展提供技术分析,推动全省标准化事业健康发展。


来源:甘肃市场监管

本网站摘录或转载的第三方信息,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内容仅供参考,若不慎涉及侵权,请在相关内容刊发之日起30日内联系我们,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删除处理。

联系电话:010-68844089

邮箱:847001162@qq.com


Copyright © 2023 - 2025 北京市工业合作协会   备案号:京ICP备20023187号-5
地址:北京市丰台区汉威国际广场三区5号楼西塔11层  
腾云建站仅向商家提供技术服务 网站地图
  • 二维码

    二维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