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学习强国”北京12月20日电 12月20日,市场监管总局召开第四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,介绍市场监管部门服务共建“一带一路”高质量发展,助力市场化、法治化、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,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相关情况。
标准是全球治理体系和经贸合作发展的重要技术基础。据介绍,自“一带一路”倡议提出以来,市场监管总局与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国家广泛开展标准化合作,积极加强规则标准“软联通”、支撑基础设施“硬联通”、促进共建国家“心联通”。
在加强规则标准“软联通”方面,市场监管总局连续实施两轮标准联通共建“一带一路”三年行动计划,推动将标准合作纳入我国与48个以上国家政府间合作文件,目前已与43个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国家、区域标准化机构签署54份合作协议。与俄罗斯、哈萨克斯坦、蒙古国等实现450余项标准互认。搭建“一带一路”共建国家标准信息平台,可提供59个国家、6个国际和区域标准化组织的标准化题录信息检索服务。
在应用中国标准支撑基础设施“硬联通”方面,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国家,在交通、能源、通信、测绘等基础设施领域共同推动制定国际标准,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。在公路、桥梁、隧道工程建设领域,发布包含英、法、俄三种语言版本的92项中国标准外文版,内容涵盖设计、施工、质量检评等,便利共建国家了解中国标准。推动252项民用航空领域中俄标准实现互认,为中俄两国联合研制宽体客机提供技术支撑。与缅甸、印度尼西亚、吉尔吉斯斯坦、塔吉克斯坦等国家开展合作,在铁路、不停车收费系统、油气管道等领域,共同完善标准体系,提升共建国家基础设施质量安全水平。
在强化标准合作促进共建国家“心联通”方面,市场监管总局积极开展标准化能力建设合作,与乌兹别克斯坦、赞比亚、肯尼亚等102个国家的1520名官员和专家开展标准化互学互鉴,强化多元互动的人文交流。助力共建国家农业产业标准化建设,实施标准质量认证国际互认,组织推动在越南、柬埔寨、老挝等东盟国家建立农业标准化示范区,标准化示范种植比传统种植普遍增产15%以上,推动水稻、甘蔗、哈密瓜、火龙果等特色农产品增产增收,惠及当地民众。
下一步,市场监管总局将继续加强与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国家的标准化合作交流,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组织活动,以标准化推动“一带一路”建设高质量发展。(“学习强国”学习平台记者孟文迪)
来源:“学习强国”学习平台
本网站摘录或转载的第三方信息,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内容仅供参考,若不慎涉及侵权,请在相关内容刊发之日起30日内联系我们,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删除处理。
联系电话:010-68844089
邮箱:847001162@qq.com